推动油门、加速、操纵驾驶杆……飞机冲破云层钻石配资,跃入浩瀚蓝天。
在万里长空,有这样一位蓝天骄子,他34年如一日扎根飞行一线,以26587小时的安全飞行纪录托举生命之重,以2122万公里的航迹丈量责任担当,以530圈绕地球飞行的壮举践行初心使命。他就是贵州省劳动模范、贵州航空有限公司总飞行师陈彬。
甘于奉献 冲锋在前
自1991年开启飞行那一刻起,陈彬始终将“人民航空为人民”的初心镌刻在每一次起落之间。在长达34年的飞行生涯里,他坚持苦练飞行技能,并积极投身于各类重大运输保障任务。无论是抗凝救灾,还是两会专包机、运兵运警、重要外事等任务,他都圆满完成,在工作中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。
2008年,贵州遭遇了罕见的长时间低温凝冻天气,机场跑道结冰,飞行条件极其恶劣,大部分航线临时停飞。接到上级安排的重要物资运输指令,陈彬临危受命,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,驾驶飞机安全起落,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重要任务。
2020年,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危急时刻,陈彬不顾个人安危,主动请缨钻石配资,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多次顺利完成抗疫医疗队员、医疗物资运输保障任务。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,他经常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,但始终以昂扬的工作状态确保每一次运输任务安全、高效完成。用行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。
34年来,陈彬始终坚持学以致用、以用促学,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各项业务技能。面对各类空中突发情况,他总能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头脑,做到准确判断并科学决策,确保每一次航班起降的安全。正是这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,陈彬先后荣获中国民航安全飞行金质奖章、功勋奖章,成为行业公认的飞行技术标杆。
真心帮带 倾心传承
“陈总飞行师就像一本行走的飞行百科全书。”贵州航空飞行员介绍,在波音737-800型飞机的驾驶舱里,陈彬是公认的“技术大拿”。一直以来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陈彬还积极发挥传、帮、带作用,为飞行人才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先后带飞飞行学员2000余人次,为贵州航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“在技术标准上,要求非常严格,执行每一个动作指令都不允许有任何偏差,复杂问题总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答,让我们深受启发。”一名陈彬曾经带过的学员说,刚开始接触飞行时,对一些复杂的操作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,自信心不足,陈彬发现后,主动与大家沟通,并进行专项辅导。在陈彬的鼓励和指导下,许多年轻飞行员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。
近年来,陈彬聚焦“多育机长,育好机长”出实招,深入研究飞行员培训的各个环节,引入了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。通过团队模拟训练等方式,让飞行员们在实践中学会相互配合、共同应对挑战。在他的积极推动下,打造出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飞行人才队伍,为贵州航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追求卓越 不忘初心
34年来,由于“素质过硬、业务过硬”,陈彬先后担任机长、飞行教员、飞行部经理、总飞行师等职。无论在任何岗位,他始终坚持原则、不搞特权,注重党员干部带头飞“红眼航班”“艰苦航线”。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。
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是促进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”陈彬深知,作风建设对于航空队伍的重要性。于是牵头组织制定了《飞行人员飞行运行作风评价体系》以及与之配套的“红皮本”作风管理制度,从四个维度对飞行员作风纪律进行评估,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,飞行安全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,成为南航第一家“红皮本”制度化落地单位,并受到乘客和行业的一致好评。
“这么多年飞行中,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,就是一定要把稳‘方向舵’,全力保护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,这是我从业的初心,更是使命。”陈彬说,在未来的日子里,将继续在飞行事业中发光发热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更多的力量。
(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蔡宇飞)钻石配资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